以下是針對FPC(柔性電路板)壓合后開窗溢膠清除的詳細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,確保清除過程中不損傷基材、避免分層和劃痕:
---
### **一、清除前準備**
1. **工具與材料準備**:
- **精密工具**:非金屬刮刀(聚酰亞胺或特氟龍材質)、陶瓷鑷子、軟毛刷、無塵布。
- **化學試劑**:專用柔性膠水溶劑(如丙酮、乙酸乙酯、或廠商推薦的弱堿性脫膠劑)。
- **設備**:顯微鏡(100-200倍放大)、激光清洗機(可選)、恒溫熱風槍。
- **防護用品**:防靜電手套、無塵服、護目鏡。
2. **環境控制**:
- 操作環境需保持潔凈(建議千級無塵室),溫度20-25℃,濕度40-60% RH。
- 靜電防護:工作臺鋪設防靜電墊,使用離子風機消除靜電。
3. **膠水特性分析**:
- 確認壓合膠類型(環氧樹脂/丙烯酸/聚酰亞胺膠),針對性選擇清除方法。
---
### **二、清除溢膠操作步驟**
#### **方法1:機械刮除法**
1. **定位與固定**:
- 將FPC固定于真空吸附平臺,顯微鏡下定位溢膠區域。
2. **刮除操作**:
- 使用非金屬刮刀(刃口角度30°),沿開窗邊緣**平行基材方向**輕刮,力度控制在50-100g。
- 分多次清除,每次刮削厚度≤5μm,避免一次性施力過大。
3. **表面處理**:
- 軟毛刷清理碎屑,無塵布蘸取異丙醇輕拭表面。
#### **方法2:化學溶解法**
1. **溶劑選擇與測試**:
- 丙酮:適用于環氧膠(需測試基材耐化性)。
- 乙酸乙酯:對聚酰亞胺基材更安全。
- 浸泡時間:先小樣測試,通常30s-2min。
2. **局部溶解操作**:
- 用點膠針頭精準滴加溶劑至溢膠區域,覆蓋保鮮膜減緩揮發。
- 反應后用聚酯棉簽輕擦,純水沖洗并立即烘干(60℃, 5min)。
#### **方法3:激光清洗法**
1. **參數設置**:
- 波長:355nm紫外激光(對膠層高吸收,基材低損傷)。
- 能量密度:0.5-1.5J/cm2,頻率10-20kHz,光斑直徑50μm。
2. **逐層剝離**:
- 激光束沿溢膠邊緣環切,分層剝離至銅箔表面,實時顯微鏡監控。
#### **方法4:熱軟化剝離**
1. **局部加熱**:
- 熱風槍80-100℃(低于基材Tg溫度10-20℃)對溢膠區域預熱5s。
2. **膠體移除**:
- 趁膠體軟化時用特氟龍鏟刀輕挑移除,冷卻后酒精擦拭。
---
### **三、質量控制與后處理**
1. **目視檢查**:
- 顯微鏡下確認無殘留膠體,開窗邊緣整齊(毛刺≤20μm)。
2. **分層檢測**:
- 超聲掃描(SAT)或拉力測試(剝離強度≥0.8N/mm)。
3. **表面修復**:
- 輕微劃痕可用聚酰亞胺修補膠填補,紫外固化后拋光。
4. **防氧化處理**:
- 噴涂0.1-0.3μm厚度的防氧化涂層(苯并三唑類)。
---
### **四、關鍵注意事項**
1. **避免分層的核心要點**:
- 機械刮除時刀具角度需嚴格平行基材,禁止垂直下壓。
- 化學處理時間精確控制,溶劑不接觸非溢膠區。
- 激光清洗需設定能量閾值,避免碳化基材。
2. **劃痕預防措施**:
- 所有接觸工具硬度需低于銅箔(維氏硬度HV≤80)。
- 操作時遵循單向刮擦,禁止來回摩擦。
3. **工藝驗證**:
- 首件需通過3D輪廓儀檢測(Ra≤0.2μm),批量生產前做24h高溫高濕試驗(85℃/85% RH)。
---
### **五、工藝優化建議**
1. **壓合工藝改進**:
- 調整壓合參數:降低壓力(0.5-1.0MPa)、分段升溫(5℃/min升至170℃)。
- 使用帶擋膠槽的壓合模具,或預貼阻膠膜(如PTFE離型膜)。
2. **設計優化**:
- 開窗尺寸比焊盤單邊大50-100μm,減少膠體流動空間。
- 選用低流動性膠材(粘度≥15,000cps)。
---
通過上述精細化操作和系統性控制,可實現溢膠高效清除的同時,保障FPC的結構完整性和電氣性能。建議根據產線條件選擇組合工藝(如激光+化學協同處理),兼顧效率與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