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 電氣設計關鍵參數
線寬/線距:
常規信號線建議:線寬≥50μm,線距≥50μm(附不同銅厚對應的電流承載能力表);
高頻信號線特殊要求:阻抗控制需±10%誤差,推薦使用仿真軟件驗證(如HFSS)。
彎折區域設計:
動態彎折區:曲率半徑≥6倍板厚(示例:0.1mm板厚需≥0.6mm半徑);
靜態彎折區:避免直角走線,采用圓弧過渡(對比圖:直角vs圓弧的應力分布模擬)。
1.2 層疊結構與材料匹配
單層/雙層/多層FPC對比表:
類型 | 厚度范圍 | 適用場景 | 成本對比 |
---|---|---|---|
單層FPC | 0.1-0.3mm | 低復雜度傳感器 | ★☆☆ |
雙層FPC | 0.2-0.5mm | 消費電子主板 | ★★☆ |
多層FPC | ≥0.4mm | 汽車電子高頻模塊 | ★★★ |
基材選擇指南:
PI(聚酰亞胺):耐高溫260℃,適合焊接工序;
PET(聚酯):成本低,但耐溫僅150℃,適用于一次性設備。
2.1 問題1:FPC彎折后導體斷裂
原因:
銅箔延展性不足(電解銅vs壓延銅性能對比);
彎折區域未做網格化銅處理(案例圖:網格銅減少應力集中)。
解決方案:
推薦使用壓延銅(延伸率≥20%);
彎折區銅層覆蓋率≤40%。
2.2 問題2:阻抗控制失效
案例:某智能手表FPC因阻抗偏差導致信號延遲(實測數據對比表);
設計要點:
介質層厚度波動需<±5%(附本公司蝕刻精度檢測報告);
提供在線阻抗計算工具鏈接(嵌入官網工具入口)。
2.3 問題3:焊接位脫層
工藝優化:
焊接前預烘烤(120℃/2小時)消除基材吸濕;
采用階梯式焊接溫度曲線(圖示:推薦溫度曲線vs傳統工藝)